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关注道正网配资,既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让您体验到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19世纪末,法国侵略了越南北部和中国南部。尽管面临清王朝的顽强抵抗,凭借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法国并未轻易占到便宜。这一战成为近代史上清朝政府少数几次成功的战役之一,足见法国即使拥有先进的军火,其军队素质和韧性也远不如拿着土枪和大刀的清朝士兵。尽管在武器上占优势,法国的军事素养却并不如人意。
然而,这并不是两国之间的唯一冲突。事实上,二战结束后,法国和中国再次在越南发生摩擦。与过去不同,这一次的对手不再是清朝士兵。更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法国军队拥有强大的优势,他们依然在战斗中败下阵来,最后不得不举起白旗求饶。战后,法国的指挥官Auboyneau提出了严正抗议,指责中国军队在法国军旗升起后依旧继续开火,造成了大量伤亡。
展开剩余83%那么,为什么作为二战胜利国的中法两国,在越南这一片土地上又爆发了争端?这是否是历史的重演?在近代史中,中法两国有着深远的渊源。谈及曾经对中国发动侵略的国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英国和日本。但实际上,法国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远比人们想象的频繁。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法国的存在感或许不如其他国家,但其在中国的侵略历史却十分深刻。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法国便作为英国的帮凶,趁机在中国分得了一些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国更是积极参与,几乎未曾缺席。相比英国和日本,法国在侵华史上的危害毫不逊色。尽管法国在参与他国牵头的侵略时屡屡获益,但当涉及独立作战时,往往以惨败告终。第一次法越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是中国的邻国之一。自古以来,越南就一直是中国的属国,直到清朝嘉靖年间才改称为越南。法国对东南亚地区的觊觎由来已久。19世纪前,法国的传教士便已经在越南扎根。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政府对属国的保护愈加薄弱。无论是朝鲜还是越南,都在日本和法国的侵略下痛失主权。
凭借出其不意的进攻与优良的武器装备,法国迅速占领了越南南部的六个省。但法国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此,他们的真正意图是通过越南进入中国云南。1873年11月,法国军方派遣军官安邺率领一支百人队伍攻占越南首都河内。如果河内沦陷,越南全境的局势将不保,而中国云南也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此时,越南国王向中国求援,中方将领刘永福带兵迎击。尽管法国拥有更先进的武器,但由于人数少且缺乏支援,法国军队在与清军的激烈对抗中大败而逃道正网配资,计划占领整个越南的梦想暂时破灭。然而,法国依然强迫越南签订《西贡条约》,承认其在南越的占领权以及在北越的通商权。
尽管面临失败,法国并未放弃扩张的野心。1881年,法国国会通过拨款支持军队继续进攻越南,致力于完全征服越南。1882年和1883年,法国陆续发动两次进攻,终于在几年后迫使越南签署《顺化条约》,使整个越南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迅速切断了中越两国的联系,解散了越南境内的反法力量,并开始向中国西南地区进行渗透。
1883年,法国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云南地区的侵扰,发起了所谓的“山西之战”,标志着中法战争的正式爆发。此次战争发生在现今的越南河内山西市。除了清朝边境军外,抵抗法国的力量还包括被驱逐出越南的“黑旗军”和当地的阮氏武装。由于清军训练不佳,纪律松散,结果大败。此役之后,不仅使清政府进一步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也导致了朝廷内部的重大变动。
清朝的失利不仅令朝廷在外交上屡屡受挫,也使得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李鸿章再次被派遣与法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完全控制。与此同时,法国逐步将其势力扩展至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和基隆地区。1884年的马尾海战(马江海战)使得清政府的防线彻底崩溃。随着清朝的军队士气低落,急需一场胜利来恢复信心。
1885年3月,法军趁胜追击,企图从已经占领的谅山地区向广西镇南关发起进攻。镇南关的防线由老将冯子才指挥,他带领当地的土兵奋起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法军被彻底击败,我军成功收复了谅山等失地。镇南关之战成为清朝政府的最后一张底牌。尽管这场胜利暂时挽回了局面,清政府依然未能趁机彻底驱逐法国军队,反而以这场胜利交换了更多的赔偿。
然而,法国的野心并未熄灭。尽管在当时的中国,政治和军事局势仍未稳定,法国的侵略性仍在持续。直到1976年,越南才彻底统一,结束了百年的分裂与殖民。
从清朝到国民政府,近代中国与法国的几场战争中,中国虽偶有胜绩,但并未实质性改变中国与越南的困境。这也提醒我们,在革命的道路上,政治策略和方向的重要性。即使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缺乏有效的战略与布局,最终的胜利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改变深层次的困境。
发布于: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