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富士康印度产线关停广瑞网,停止派遣大陆员工,收心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富士康已暂停向其位于印度的工厂派遣中国大陆员工,而原本计划运往印度的专用制造设备也已滞留内地。文章中指出,这些设备是将部分iPhone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出去的重要一环。
过去几年里,贵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的富士康,在印进展缓慢,罢工、失火等事故频发,一度让苹果供应链深陷危机。目前,富士康为避免“停产风波”再现,正加强中国大陆工厂的iPhone生产,以确保能够维持足够的智能手机产量。
此前,无论是赴美建厂还是赴印投资,富士康都是紧跟苹果步伐,离开前还不忘放话“赏饭论”,把内地市场得罪的一干二净。
执意离开的郭台铭,被印度坑惨了。
01 富士康为印度送上“大礼”广瑞网
2023年9月,富士康印度代表公开为73岁的莫迪庆生:计划明年送上大礼——在印投资、员工数量、业务规模再翻倍。
纵观富士康的发展史,其吃尽内地人口红利,承接来自苹果、等科技巨头的订单。巅峰时期,内地有44家工厂同时作业,年营收突破1900亿美元。
背靠内地好乘凉,富士康却将美方当作“大树”,在关键时刻选择落井下石。
2019年起,美方联合其盟友对我国科技产业实施打压封锁,不仅对HUAWEI、大疆等中企围追堵截,还要求苹果、戴尔、惠普等美企迁走工厂,美名其曰“产业链多元化”。在世界各国争相布局的生物科技领域,美科学家拔得头筹,便百般阻挠研发进展。
不曾想,富士康竟为攀上美方高枝,迅速切断与HUAWEI的所有合作,大规模转移产能至印度广瑞网,一心为海外企业代工。一夜之间,内地34万员工被迫XIA岗。
郭台铭做梦也没有料到,这个选择会彻底断送他的康庄大道。据报道,在印生产的iPhone良品率不足50%,富士康的独家代理就此“吊销”,原定的代工订单只能拱手让给立讯精密、和硕等国内代工厂。
富士康为莫迪画下74岁生日礼物的大饼并未实现,自己却掉进了泥沼。
02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可撼动
据报道,富士康大张旗鼓进入印度市场后,困于流水线调试、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产能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即便抛开基础设施问题不谈,印度的营商环境也并不友好,对待跨国企业向来是“养熟了再杀”,华为、小米、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都在印遭劫。
反观富士康“离岸”的这几年,我国不仅实现中高端制造业的技术突破,还有效解决了“订单流失”困境。据悉,国内制造商欧菲光仅凭来自HUAWEI的代工订单,就已盈利45亿,有成为“第二大代工厂”的趋势。就连美方严防死守的前沿物质领域,也被中国团队打破垄断。
在吸引外资扎根中国的同时,国产品牌还在加速“走出去”。截止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蔚来先后进军欧洲市场,国产智能手机品牌HUAWEI、小米,正加速全球化扩张,挤进欧洲市场排名前三。
郭台铭一心追随美方脚步,殊不知国内市场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3 中国智造,未来可期
据统计,海外市场的各种困境使富士康损失了至少1700亿元。放眼全球,富士康或许还是有着些许影响力,但比起曾经的一家独大,则显得落寞许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低端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国势必面临着其他国家更为激烈的订单抢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国产高端技术填补内需、走出国门。
中国制造正转型步入中国“智”造的下半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