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关员正在查验班列进口板材 (王景璨/摄)京融实配
9月3日,一列满载76个标箱、1833.23吨樟子松板材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俄罗斯卡拉布拉发运,经满洲里入境,仅用13天便顺利抵达临沂国际陆港铁路海关监管中心,这也是临沂今年迎来的第57列进口木材专列。
作为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与贸易基地之一,临沂凭借“中国板材之都”的产业优势,正以中欧班列为纽带,构建起高效、低成本的木材进口与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地方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木材是临沂板材产业的核心原材料,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因与中国距离近、木材资源丰富京融实配,成为临沂木材进口的首选来源地。此前,依赖陆海联运方式进口木材,全程至少需45天,漫长的运输周期不仅增加了木材损耗风险,也制约了企业生产计划的灵活调整。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截至目前,临沂已开通6条中欧班列线路,依托“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便利政策,将木材运输时间压缩至海运的三分之一,15天内即可完成从俄罗斯产区到临沂厂区的全程运输,大幅降低了运输损耗,为企业保障原材料供应、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关键支撑。
除了提升物流效率,临沂海关还针对中欧班列进口木材的运费结算特点,推出精准化税收优惠举措,助力企业减轻纳税负担。按照常规流程,班列进口运费需一次性支付境内外全程费用,而临沂海关创新采用“境内运费扣减”模式——在征税环节,先将境内铁路运输费用从完税价格中扣除,再计算应缴税款,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纳税基数。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临沂海关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多轮调研与政策研讨,明确操作路径:由铁路运营平台公司提供国内外运费支付比例证明,收货人依据比例分摊计算境外运费并填报,海关据此计征税款,事后再通过货运代理开具的发票核实运费数额,实现“精准扣减、规范征管”。同时,为解决企业担忧的“单证开具不及时影响通关、产生滞留费”问题,海关进一步简化优化材料要求京融实配,企业仅需在通关后补充提供全程运输费用发票,即可顺利完成境内段运费扣减,在降本的同时保障了通关效率。
在中欧班列的强力赋能下,临沂木材进口与板材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今年1-8月份,临沂通过中欧班列专列运输木材达57列,8486标箱,同比增长分别为50%、54.45%;货值攀升至1.61亿元,同比增长40.86%。高效的物流通道与实惠的税收政策,让进口木材真正从“原材料”变身带动产业发展的“木财”,不仅为临沂本地板材企业提供了稳定、低成本的原材料供应,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相关企业集聚,助力临沂打造成为区域性木材进口集散地和山东最大的木材国际交易市场。
如今,依托中欧班列构建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物流网络,临沂“中国板材之都”的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从原材料进口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为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大众新闻记者 王思晴 通讯员 张廷廷 刘建海)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